close
 導演:押井守 
主演:藤木義勝、蘇意菁、松山鷹志、千葉繁 
上映年:1991(日本)


 

雖然押井守的電影經常被批評為「沈悶」「不知所云的冗長台詞」「過度的意識流手法」「一成不變的象徵主義」「真人電影的票房毒藥」,然而我還是去拿了《地獄番犬》來看了。

上述的那些常被批評的缺點,對我來說卻是押井守個人風格的優點所在,也唯有如此,押井守的電影才能帶有一種對於社會情況和資本主義的現實的反抗性和批判性。

《地獄番犬》90%以上的場景在台灣拍攝,其中大部份的取景都在台南完成。

老街,寺廟,小吃攤,流浪犬,在城市裡林立的招牌,農田,機場,一切明明沒有任何特效矯飾,但任何風景看來都是不真實且難以觸摸。在看這電影時,雖然台南的景色對於我這台灣居民來說,應當是熟悉的,但在押井守的運鏡和剪接下,硬是生出了一種強烈的,冷漠而蒼涼的距離感。

透過這種取景方式,可以看到押井守在《機動警察》和《攻殼機動隊》系列電影的功成名就之前,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套趨近於完成的個人電影風格。押井守並不意卻創造出一個觀眾可以代入,熟悉的場景,而是利用現實的元素再加以重組,成為一種只有在電影中才能形成的時空。這種場景重組完全沒有特效,唯一能依賴的只有鏡頭的巧妙安排,對畫面情報量的小心操作和收集。

儘管這風格對於看慣西方商業電影的觀眾來說並不討喜,甚至難以接受,但押井「富有生命力和靭性」的強烈風格之進化卻未在時間中停止。事實上從《地獄番犬》中可以看到往後不斷的在押井守電影中出現的類似分鏡,然而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沿用。

例如,一場在車內的對話戲,攝影機的角度是由後座望向前座的兩人中間的,透過擋風玻璃可看到遠方的風景;這場戲的焦點是兩位角色的對話,然而觀眾的視點卻總是會落到窗外那不甚清楚的風景上。這種運鏡方法,在視覺上,人物的存在感已被消弱,觀眾的注意力被迫觀注在台詞聽覺上。

同樣的運鏡在電影《機動警察2》再度被運用時,即利用了觀眾的視點中心「被限制在擋風玻璃」之外的這點,在車前的風景中加上了戰場上直升機的掠影和呼囂聲,形成了一種時空上的跳脫效果。

《地獄番犬》最後十分鐘的槍戰動作場面,因預算的有限,寫實度還不如二流的動作電影。但平均的鋪陳不如「一點式豪華」的短而有力。利用分鏡和緩慢的節奏,其間穿插人物心理意識的呈現,營造出主角在如同「棄犬」一般的立場中,悲情的反抗和怒吼般的氣勢。另外,在這場動作戲中有著亮眼地位的道具MG42機槍,則可看出導演對於軍武方面的高度愛好。

(我相信這部電影有一半以上的費用都花在這場動作戲裡了)

額外的感想是,原來資金的多少並不是一部好電影的充分條件,押井守讓我們看到了在有限資源中,仍可以不斷嘗試的可能性,還有敢於從既有窠臼中脫出的勇氣。

---------------

【延伸閱讀】

虛擬與真實之間 ──押井守  文/AIplus

宮崎峻心中的動畫界思想家──押井守  文/AIplus 

押井守中文維基百科條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e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